辽宁多措并举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9月19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专题发布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就全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举措进行权威发布。作为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我省已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509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6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2家,构建起梯度清晰、协同发展的优质中小企业集群。
政策引领强保障真金白银助发展
我省出台《辽宁省进一步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创新实施“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奖补资金政策,累计支持1307家企业、发放资金4.28亿元,企业获得感显著增强。针对“小巨人”企业融资难题,实施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政策,对136户企业给予贴息补助3303万元,撬动银行资金38.74亿元支持642笔贷款,有效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在争取国家支持方面,两轮推动116户企业获评重点“小巨人”企业,累计获得国家奖补资金4.39亿元,为企业创新研发提供坚实支撑。
服务体系再升级转型服务提效能
全省全面开展“夯基服务”行动,推动工作方式从“重管理”向“优服务”转型。厅内增设企业服务处,组建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从体制机制上健全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政策发布会、专题培训、入企宣讲等形式,多渠道开展政策解读,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一起益企”服务行动和“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已服务企业近万家,形成“政府+市场+企业”协同服务新格局。
精准对接搭平台协同发展促融通
搭建三大对接平台赋能企业发展:银企对接平台征集45个专属信贷产品,促成300余家企业达成贷款意向、获贷24亿元;供需合作平台以电力装备产业链为试点,征集15家电力企业86类产品和技术需求,促成30余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49家配套企业列入供应商目录;对外交流平台通过第十届“创客中国”大赛遴选企业组前10名、创业组前6名进入全国备选名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夯基服务”为抓手,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发展与帮扶并举,精准落实惠企政策,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强劲动能。(供稿人:杨海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