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72次学科论坛暨“思政引领力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
8月21日,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辽宁大学共同主办,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72次学科论坛暨“思政引领力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沈阳成功举办。来自80多所高校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和论文获奖学生代表参加会议。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张雷声,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李显通,中国工程院院士、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潘一山出席开幕式。会议由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洪新主持。
李显通指出,本次会议的召开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和三中全会精神,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尤其是关于思政引领力的重要论述,引导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凝聚强大思政引领力,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强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根基,筑牢思政引领的理论支撑,要以创新学校思政课教学为抓手,增强思政引领的实效活力,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夯实思政引领的人才基础。
潘一山代表辽宁大学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在致辞中指出,此次会议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他期待与会专家学者通过“思政引领力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产出创新的观点和成果,为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张雷声指出,思政引领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强国“六力”中的首要内容,已被纳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这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服务教育强国目标提出了新课题和新使命。学科体系为思政课提供学理支撑;学术体系应体现政治引领、理论引领和价值引领;话语体系则需要体现学术性与政治性的统一,以实现该学科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引领作用。
本次学术会议设置三个平行论坛,分别围绕“思政引领力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思政引领力与高校思政课建设”“数字赋能思政引领力提升”的主题进行分组研讨。同时,会议议程还包括主题发言和大会交流环节。据悉,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师生的600余篇学术论文。
会议指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本次论坛的举办,将为推动学科建设、学术交流、文化传承、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作出突出贡献。(供稿人:杨海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