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海,守望万羽归途——大连海警局蛋坨子岛生态保护纪实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 -

在黄海,守望万羽归途——大连海警局蛋坨子岛生态保护纪实

2025-08-15 11:4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八月黄海,碧波荡漾。距大连金州海岸线两海里处,一座面积仅5公顷的“无人岛”——蛋坨子岛(又名“鸳鸯石”),宛如镶嵌在蔚蓝丝绒上的生态明珠,正迎来一年中最蓬勃的生命律动。作为东北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罕见的北方驿站,这座隶属于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小岛,承载着数万只珍稀鸟类的繁衍使命。

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8月15日)前夕。一场献礼生态文明的守护行动在此展开。大连海警局金州第一工作站精心部署,全员投入,将这座承载着生物多样性重任的小岛打造成海洋生态保护示范点。通过绕岛巡逻、植被修复、人工筑巢与海洋垃圾清理的专项行动,他们以“蓝色厚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内涵。

浪花翻涌间,海警执法艇如忠诚卫士,巡航岛屿周边的每一寸海域,捍卫候鸟栖息的宁静。执法员们踏查全岛,目光如炬;无人机掠过晴空,实时回传植被修复影像,科技赋能精准守护。在候鸟繁殖高峰期的七月末,工作站将生态保护作为深化海上执法的重要一环。“生态保护没有旁观者,海上执法力量更要成为先行者。”海警执法员葛彦泽的话语掷地有声。

岛上稀疏的植被,是维持脆弱生态系统平衡的命脉。工作站联合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针对不同区域特点精准补种耐盐碱的柽柳、砂引草等原生植物,不仅有效固土保水,更是重建鸟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监测显示,修复区植被覆盖率较行动前提升40%,为鸟类筑巢提供了更隐蔽的安全空间。

针对洋流裹挟的海漂垃圾,工作站编织起“源头阻断+海上打捞+岸滩清理”的立体防护网。执法艇配备专业工具,在洋流汇聚区动态拦截;执法员登岛清除缠绕植被的塑料垃圾,并与自然资源保护部门协同,分析垃圾成分,溯源锁定陆源污染。洁净的岸线重现,岛屿生态重焕生机。

创新的“海警+高校科研机构+志愿者”协同机制,成为生态保护的新引擎。大连大学选拔环保志愿者在专业指导下参与鸟岛保护,既壮大了力量,又深化了公众参与感。执法员同步化身普法员,精心编制《海岛生态保护指南》深入渔区宣讲,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撒向更广阔的海岸线。

蛋坨子岛的保护实践,是海警力量深度融入地方海洋生态治理的生动缩影。落日熔金,新栽树苗舒展嫩枝,成群的幼鸟追逐执法艇犁开的洁白浪花。这片弹丸之地,正绽放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蓬勃画卷。大连海警局金州第一工作站政治教导员王汇懿表示,“我们将推广蛋坨子岛保护模式至辖区其他生态敏感岛屿,持续筑牢海洋生态安全屏障。”




【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