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辽宁省委员会建言深海装备制造业发展 打造“辽宁深智”金名片
在政协辽宁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民建辽宁省委员会以“加快推进深海装备制造业发展,全力打造‘辽宁深智’金名片”为主题,作了大会发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湾区经济,启动实施深海工程,这为深海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辽宁省作为国家船舶与海工装备重要的研制生产基地,拥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潜力,亟需以新质生产力激发创新活力,全面打造全球领先的深海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辽宁省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实力雄厚,拥有中船集团大连造船厂、渤海造船、中远海运重工、海运川崎、恒力重工等多家龙头企业。军民船舶总装能力全国领先,2024年新签VLCC(超大型油轮)订单超过年度全球市场份额的50%。辽宁省研制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更是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展现了辽宁省在深海装备领域的强劲实力。
此外,辽宁省在深海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拥有涉海全国重点实验室6个,省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58个。中科院自动化所的水下机器人、中科院化物所的深海原位探测紫外拉曼光谱仪、大连理工大学的深海工程创新实验基地、大连海事大学的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等,为深海探矿、油气资源开发、深海矿产商业化开采等提供了关键技术和装备支撑。
辽宁省海水贝类养殖面积全国第一,拥有国家级海洋牧场44个,居全国第二。海水养殖业已具备向深远海拓展的能力,为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为此,民建辽宁省委员会提出了多项建议。
一是围绕国家战略,加强深海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布局。瞄准深海高技术和智能科技发展趋势,围绕“国家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组织实施科技攻关。结合辽宁省应用场景给予深海装备科研项目更多政策支持,重点在水下机器人、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深渊着陆器、水下矿产资源开发等深海水下技术装备领域实现新突破。
二是加强协同创新,完善深海装备“创新链”。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中船研究院等机构建立创新联合体,构建集技术研发、技术熟化、概念验证和中试、市场供需对接、企业孵化于一体的深海装备“创新链”。同时,系统谋划制定深海装备场景清单和设备目录,明确重点产品开发规划。
三是抢抓场景机遇,加快深远海养殖装备研制。加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与海洋渔业的融合,推动重力式网箱向抗风浪能力更强、养殖密度更高的桁架类网箱和养殖工船等高端装备升级。
四是推动产业集聚,建设深海装备制造集聚区。支持海工企业加快业务重组,以新船型景气业务稳住海工业务能力。编制深海“智造”榜单,谋划建设特色深海装备产业集聚区,加快延链强链补链,向总承包及设计、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等产业链高端发力,形成链主带动、集群协同的产业生态圈,全力打造“辽宁深智”金名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