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数字文化产业蓄势待发:委员献策高质量发展路径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推荐 -

辽宁数字文化产业蓄势待发:委员献策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1-20 11:1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年来,数字技术以其独特的魅力日益成为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促进了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显著延伸了产业链,释放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强力推动下,辽宁省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文化产业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初步态势。其中,辽博“瑞鹤图”文创本和冰淇淋等知名文创产品的火爆,不仅在网络上掀起热潮,更彰显了辽宁在数字文化产业中的巨大潜力。


然而,与数字文化产业发达省份相比,辽宁省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省政协委员段立丽在政协辽宁省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辽宁省文化新业态企业数量较少,缺乏知名数字文旅企业,文化新业态营收占比低。同时,数字文化产品形式单一,缺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新元素,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影响力。此外,省内数字文化产业、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和智慧旅游的协同水平不高,区域发展差异明显。

为推动辽宁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段立丽委员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首先,夯实产业基础是关键。她建议完善支持数字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扩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规模,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同时,优化审批流程,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并设立市场化专项基金,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培育一批数字文旅龙头企业。此外,还应全面推进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文化产业的应用,提升文化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其次,创新文化产品供给是核心。段立丽委员鼓励企业探索更多新的文化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如短视频、直播等,并加大对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沉浸式数字文化产品。同时,围绕辽宁特色文化,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文化IP品牌,并深化高校与文化企业的合作,培养复合型数字文化人才。

最后,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是保障。段立丽委员建议强化全省顶层设计,编制出台《辽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或《辽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同时,建设辽宁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吸引头部企业落地,形成全产业链生态。此外,还应推动沈阳、大连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形成区域互补优势,并针对薄弱地区提供专项支持,实现差异化发展。

随着这些对策的逐步实施,辽宁数字文化产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供稿人:杨海宾)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