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台 院企共舞!铁岭走出借“外脑”强“内功”的科创之路
在位于铁岭县横道河子镇的辽宁静脉产业园里,藏着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铁岭贵鑫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以博士为主导的30余人的研发团队,取得了38项专利技术。
然而,这样一家拥有强大科研实力的创新型企业,依然面临着令人挠头的技术难题。
在贵鑫环保公司的仓库里,一包包镍铝粉渣料已经堆成了小山。“这是在废有色金属催化剂回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做技术攻关,希望把镍铝粉渣料里面的金属镍、钼、钒、铝进行分离,实现镍铝渣的高质利用。”公司技术发展部部长王咏梅说。
去年10月,我市举行院(校)地科技合作签约暨科研成果发布会,正是在这场大会上,贵鑫环保通过向外“借脑”的方式,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签订项目合作协议。今年3月,双方合作再次升级,共建辽宁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联合研究中心。
目前,双方合作的“镍铝渣高质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已完成工艺包设计,一条镍铝渣深加工生产线正在建设中,投产后,将为企业增加产值1亿元。
同样,合作的“种子”也在辽宁天宇胶业有限公司离扎了根。去年年底,辽宁天宇胶业有限公司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双方展开科技攻关,专家们只用5个月的时间,就在技术端解决了企业产品多样化和丰富性的问题,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目前天宇胶业前9个月产值已经超亿元,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6亿元,创造历史新高。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抢占赛道的战略举措,通过借用“外脑”积极实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不断推动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在签订院地、校地、院企、校企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多途径的技术攻关、科研合作、人才交流,促成了一批优秀合作成果,为铁岭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新动能。
如今,一场关于高端创新资源的争夺战,正在铁岭大地悄然打响。全市每个县(市)区都有高校院所作为产业技术支撑,与铁岭企业有合作关系的高校院所达80家以上,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928亿元,同比增长118%,提前超额完成全年指标任务。
(供稿人:张瑜 李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