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璀璨的工业记忆宝藏
在沈阳市铁西区的怀抱中,卫工北街14号绽放着一颗璀璨的工业记忆明珠——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它镶嵌于5.3万平方米的画卷之中,各类馆藏品2万多件,以通史、铸造、机床、汽车、铁西五大展馆为轴,铺展出波澜壮阔的工业史诗。
“自央视龙年春晚沈阳分会场播出后,络绎不绝的游客来到馆中的第一站便是铸造馆。”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馆长王荣巍热情说道,“铸造馆不仅是一处展览空间,也是原沈阳铸造厂旧址的重生,是全国罕见的、仍保留着完整工作设备的工业遗产瑰宝。”这里的每一件设备都坚守在它们最初的岗位上,历经风雨却未改其初衷,让人不禁感叹:工业之魂,永不熄灭。
聆听小推车背后“十万把军镐”的传奇
踏入铸造馆,展厅中央静静伫立的一架小推车成为了焦点。一个少年满脸好奇地率先发问:“这是什么?”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探索的渴望。
“这可不是一辆普通的小推车,”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研究室主任王彤,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调回应道,“它承载着半个多世纪的光辉记忆,背后隐藏着一段关于十万把军镐的非凡故事。”
在王彤的述说下,故事回溯至1950年,那是一个“工厂成为战场”的年代。沈阳重型机械厂接到了紧急任务——要在两个月内,为抗美援朝前线赶制十万把军镐。那时的沈阳重型机械厂,刚刚恢复生产,上级派下来的任务只有一张图纸和一堆技术参数,没有指导。但大家没有退缩,厂里发动全体工人捡拾废钢铁,首先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题。紧接着,工厂利用在1949年10月31日炼出的新中国第一炉钢水后上级派发的1.5吨小电炉炼捡来的废钢铁,炉子问题也解决了。但是,军镐是小件,工厂中基本都是大型设备,出现了“大炮打蚊子”使不上劲的问题。对此,铸造工祁宝仁发明了“叠芯串铸”新工艺,在一个砂箱里将造军镐的砂模层层叠放,像串糖葫芦般一次浇铸若干个小型铸钢块,一个模块就是一个镐头的钢料,提高了效率。最终,沈阳重型机械厂的工人们仅用了19天时间,便提前完成了这项任务,将十万把军镐送达前线战士手中。
而这架小推车,便是当时工人们运输木模、穿梭于车间与炉火间的得力助手,见证了那段辉煌。
感受10吨冲天炉下凝结的工人智慧
继续向前参观,“前方您看到的是铸造工人雕塑群,展示了铸造工人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这里的两个10吨冲天炉是馆内非常珍贵的不可移动的文物。”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宣教部部长于泽玄正在向观众们娓娓道来,“因炉顶开口向上,每小时可熔炼铁水10吨,故称10吨冲天炉。”
“昔日,司炉师傅们每日清晨点燃炉火,铁料在烈焰中融化,排到铁水包中。1小时后,这10吨重的铁水,通过天吊与传送带的接力,被运至预先准备好的砂型前,准备浇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王彤和于泽玄耐心地向大家解释道,然而,这仅仅是庞大铸造工艺中的一环。铸造作为基础工业俗称翻砂,不仅要求从业者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更需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那里粉尘弥漫,火光四溅,在没有现代化设备辅助的年代,工人们操持铁锹,一铲铲地将沙子填入沙箱,日复一日,满身尘垢。为改善这一状况,沈阳铸造厂的师傅们曾研发出一套自动流水线,极大地推动了铸造行业的进步,为沈阳乃至全国的铸造工业发展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参观的深入,这些看似冰冷的金属结构,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们静静地诉说着一段段在沈阳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关于坚韧、创新与奋斗的故事。